第(1/3)页 但是娄晓娥不知道的是,高振东在某些方面,堪称人形许愿机。 听了娄晓娥的话,高振东心里一下子闪过了一点什么。 脑子好痒,要长知识了。 高振东想起来了,还真有这么一种东西,是能达到娄晓娥的期盼的,虽然说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铺开用,因为这玩意是生物制品,其来源有限,但是掐一下生产厂这种源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离高振东本专业十万八千里的东西他怎么记得住,这就不得不提这玩意儿的特色了,那就是一个字,怪! 长得怪,名字也怪,读音也怪,血液还怪,效果也怪…… 任谁只要看过一遍有关这玩意儿的科普,基本上就不可能忘记得了。 这就是鲎(hou,后)! 这东西长相清奇,名字古怪,血是蓝色的,而且有个神奇的特性,对细菌感染极度敏感,但凡有那么一点点污染,这货的血就会变成变成胶状,非常灵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东西在几十年后数量越来越少,不是我们吃完的,而是被抽血用于医疗抽光的,而且是全世界都在抽。 即便数量少了,也还是在抽,因为暂时没有替代。 但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使用和保护是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先想办法用起来再说。 看见高振东脸上熟悉的笑容,娄晓娥像是明白了什么。 难道还真行? 高振东一边搀着娄晓娥上车,一边笑道:“你还没别说,这事儿,在某种程度上也许能行。” “真的?你有什么办法?”娄晓娥惊喜的问道。 高振东一边从另一边上车,一边道:“只是也许。我曾经听到过部队的同志说,有一种动物很奇怪,如果把它的血放进干净盆子里,那血就不会有什么变化,要是放进一些明显脏污的容器里,很快就会变成半凝固状态……” 高振东信口开河,反正这里只要引起娄晓娥的兴趣就好了。 娄晓娥的注意力果然被他的话给吸引了过来:“真的?你是听哪儿的人说的?这是什么动物?” 高振东面不改色心不跳:“粤东的同志,他们那儿什么都吃,所以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见得多一些。” 好吧,为了医学的进步,高振东顺手坑了粤东的同志们一把,实际上他并不知道这东西是哪儿的人会吃,专门去查那也太浪费了。 委屈粤东的同志们了。 “粤东……那就是靠海咯?海边的?”娄晓娥对粤东,印象最深的自然也是海边那一段,毕竟到了几十年后,很多人想起粤东,也就只会想起海边那一片,靠北的山区下意识的会忽略掉。 高振东点点头:“嗯,对,那东西挺奇怪的,名字也奇怪,叫‘厚’”。 “厚?难道长得像个厚厚的磨盘子?”娄晓娥对这东西同样是一无所知,主要是太偏门,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厚厚的磨盘的形象,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高振东摇摇头:“圆是有点圆,但是不算厚,是这样的……” 高振东把“鲎”字写给娄晓娥看,然后又大致画了一下。 “咦,这玩意长得好奇怪。”娄晓娥皱了皱鼻子,高振东心道,海里长得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了去了,像石头鱼,都已经尽量长得丑而且还带毒,但还是被端上了餐桌,而且价格还挺贵。 “就是这个东西,反正我觉得它的血液在特定环境下会变成半凝固状态这件事情,你倒是可以跟进研究研究,如果没结果,也没什么损失。而且这东西的血是蓝色的,神奇吧?”这件事情自己不干,外国人也要干,不如自己干。 此时,实际上对鲎试剂的研究在国外已经从50年代末期就开始开展了,只是还没有出结果而已。 “可是这东西去哪儿找啊?”娄晓娥倒是有些心动,血是蓝色的?那就说明它的血和普通动物的血是有很大不同的,加上刚才高振东说的情况,研究下去没准还真有什么发现也不一定。 高振东马上拍起了胸脯:“这事儿你交给我来办,我给你弄几只过来。” 农口,一位同志看着手上从全国科技院数理化学部发来的一封邮件,有点愣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