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泰隆帝不介意册封自己这个儿子为海王,代自己管理海洲,乃至是南洋之地。 但如果杨安的武道修为、性格和能力,并不足以坐镇海洲。 那么泰隆帝就不得不考虑,要不要在杨安这一次的封王考核中给他添加点难度,让他放弃海洲封王了。 沈千秋听到泰隆帝询问,稍作沉思,随后斟酌道:“启禀陛下,依奴才之见,十三殿下完全能替陛下坐镇海洲。” “哦?”泰隆帝听到这个回答,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问道:“为何这么说?” 沈千秋有些犹豫道:“回陛下,虽然十三殿下隐瞒的很好,但奴才依旧觉察到了十三殿下的武道修为并不是刚刚突破先天境界那么简单。” “并且……” 沈千秋说到这里,十分肯定道:“并且,奴才敢肯定,十三殿下除了修炼【青帝长生法】外,一定还有修炼某种强大的炼体功法。” “强大炼体功法吗?” 泰隆帝听到这里,若有所思。 沈千秋却是无比肯定道:“不错,就是炼体功法,虽然十三殿下有通过某种秘法封锁了体内气血,但他在行走间,却是露出了一丝破绽。” “奴才通过聆听十三殿下的走路声音,发现十三殿下的身体重量远远超过了普通先天武者。” “这代表着十三殿下的炼体境界已经达到了极深地步。” “奴才怀疑,十三殿下的炼体修行已经到了传说中的金刚不坏境界,金肌玉骨,血如汞浆,绝非是虚妄。” 作为一尊武道一品的天人大宗师。 并且还是一名老牌的武道一品大宗师。 沈千秋的经验何其丰富。 哪怕杨安有通过秘法隐藏自己的真实修为境界,却也让他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异常之处。 尤其,沈千秋作为泰隆帝的贴身太监,早早就练就了一双有着超凡听力的耳朵。 他不仅能在相隔数百米远的距离听到人的脚步声,还能从各种脚步声中推测出具体人数,乃至是来人的身形重量,武道修为境界等。 这样的超凡听力。 并非是沈千秋天赋异禀,而是锻炼和琢磨的久了,唯‘耳’熟尔。 “肉身金刚不坏,金肌玉骨,血如汞浆。” 泰隆帝听完沈千秋讲述,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莫名笑意,道:“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仅凭这一点,在心思方面,就已经不比老大他们几个差了。” “朕很期待,自己这个儿子,又将会给朕带来怎样的惊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