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周瑜观术无所长,假途归吴这是他的本事和明智。 鲁肃当初刚刚出来混到时候,和哥们刘晔准备一起投靠那个巢湖的郑宝。 但是周瑜二十来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代汉和帝王之基了。 说实话....这才是大汉第一反骨仔啊。 这玩意从小心理就没想着精忠报国的事儿。 后期无论是赤壁还是质子,这都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曹孟德,将他的战略和远见也表现的相当充足。 在赤壁的时候,打仗更是经典,他和孙权的对话将双方的实力分析的那叫一个干脆。 我浪一点三万人足够,我稳一点五万人他没了。 可以说他的预测和算计都是非常精准的。 最后赤壁之战无论是人数还是过程,可以说都和周瑜猜测的几乎没什么差别。 其中他除了这些明着的阳谋之外,人家也是有阴狠的。 刘备的出身一直就是一个大问题,他没有经历过十家子经历的那一切,所以在面对突然的财富和美女之时,就会出现问题。 用这个腐化他,这一点是真的,周瑜对人性的也是看的很透。 在这上面,我并不反感周瑜,当然他的算计也没成功。 没有三国演义说的那么玄乎,赵云也没有看不下去,吴国太也没有宴请,孙尚香更加没有将自己全部交给刘备。 他就是去和孙权喝了喝酒,然后没啥事儿就回去了。 这里面周瑜为什么失败了呢? 这就得感谢鲁肃和孙权了。 鲁肃觉得,咱们眼光长远一点,三分天下需要盟友啊,刘表没了有刘备啊。 咱们得联合刘备! 孙权觉得,弄掉刘备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刘备的势力.....哎呀呀,自己万一没搞定,这事儿多尴尬... 两个人这么一合计,这事儿算了吧! 这里面有的人挺周瑜,有的人挺鲁肃,其实都很正常,因为不但他们看到的东西不同,他们的想法也不同。 鲁肃的榻上策更多等人了解,他要的是三分天下。 只不过那个时候刘备没起来,所以说的是名望更强更有可能的刘表。 因为鲁肃看出来了,孙权吧....他不是一个能单挑曹孟德的主。 但是周瑜之所以敢对刘备这个盟友下手,是因为他从来就不认可这么一个玩意,在他的世界里就是两分天下。 他们江东,还有曹孟德。 至于为什么.....老子怕你曹孟德不成? 要不是你曹孟德起来的太快了,我这二分天下都得叫做一统计划。 哪儿有你什么事儿啊! 而且从长远上看,就刘备那群人他不是池中物,趁着没起来赶紧弄死! 若是非要放任不管,他们出身微末现在还有一群士族跟着混,这么一个组合一旦开始发展了那么可不好遏制。 甚至还要伤害到他们自己的利益。 这事儿不妥啊,你不能和他死斗下去,联合吧,咱们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没个数么? 只是周瑜想到的是前者,而鲁肃琢磨的是后者。 双方谁也不敢说谁一定是对的。 同时因为这一点,周瑜提出来了一个“二分天下”的策略。 在这个策略之中,你绝对能够看到一个无比自信的周公瑾。 他甚至做到了目空一切,无视天下的所有对手,直接给自己定下了最终胜利... 他可以说得上是榻上策的前段了。 以江东为根基,攻取蜀中,占据整个南方,和曹孟德的北部平分天下,然后开始对阵曹操。 最后看看谁能够一统天下。 说实话,在听到这条计策的时候,周瑜已经是重病在身了,而孙权也毫不犹豫的听从了。 不过我总感觉孙权那就是在安慰他。 因为周瑜这二分天下并不是那个时候才有,只是才说。 但是那个时候孙权已经有了榻上策了。 这可以说进化版..... 喜欢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请大家收藏:()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更新速度最快。 第(3/3)页